全国2000余家小米之家门店同步开启一场特殊的公益行动——免费赠送来自贵州黔东南丹寨县马寨村扶贫茶园的“幸福茶礼”。这份跨越1500公里的茶香,不仅是小米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响应,更成为科技企业参与社会公益的创新样本。
石缝间的茶香:马寨村的逆袭故事
马寨村位于北纬26°、海拔998米的群山之中,曾是“石多地少”的贫困村落。村民在石缝间开辟出150亩茶园,种植出富含硒、锌的优质茶叶。这里产出的雷山银球茶、平香茶等品种,因生长环境独特,茶叶色泽翠绿、香气浓郁,多次在全国茶博会获奖。小米此次认领的茶园,正是这片用双手“凿”出的绿色希望。
科技温度:从家电捐赠到茶礼传递
小米的帮扶不止于茶园认领。今年5月,小米服务团队为村民和马寨村小学送去空调、冰箱、洗衣机等家电,并提供送装一体服务。工程师自扛设备上山,完成勘测、安装、调试全流程,更免费为村民提供手机清洁和贴膜服务。此次“幸福茶礼”活动,小米将茶园收获的一级红茶制成10万份茶包,随公益故事卡片送至全国门店,让消费者在品味茶香时,也能感受扶贫背后的温度。
公益创新:“手机×AIoT×公益”模式落地
小米的公益实践始终贯穿“科技赋能”理念。2022年,小米公益平台推出“乡村振兴”专题,汇聚“点亮乡村光明万家”“果树助力乡村振兴”等项目,通过小爱带屏音箱等IoT设备拓宽公益参与路径。此次茶礼活动,用户可通过小米服务公众号查询领取门店,实现“线上传播+线下体验”的闭环。数据显示,活动上线3小时,部分门店茶礼即被领取过半,社交媒体话题阅读量突破2亿。
行业启示:企业社会责任的新范式
对比拼多多“农地云拼+产地直发”模式、中国移动“网络+”数智化帮扶,小米的公益实践更注重“情感连接”。通过赠送茶礼,小米将扶贫成果转化为消费者可感知的产品,既帮助茶农拓展销路,又提升品牌好感度。这种“公益+商业”的轻量化模式,为科技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思路。
当一杯来自云雾深处的茶汤浸润味蕾,它承载的不仅是雷公山的自然馈赠,更是科技企业与乡村共生的温暖承诺。小米用一场“免费送茶礼”的行动证明:真正的社会责任,从来不在捐赠数额上,而在对每一个细节的用心打磨中。这场跨越山海的茶香传递,或许将成为中国公益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,书写科技与人文交融的新篇章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