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13日晚,成都世运会闭幕式在成都世园会“国际友谊馆”举行首次全要素合成彩排。这场融合科技与文化的闭幕式,以“友爱、欢乐、轻松”为主题,通过带妆造、带观众、带焰火的全方位检验,为全球观众呈现了一场独具巴蜀特色的视听盛宴。
场地创新:公园城市理念的生动实践
闭幕式场地依托成都世园会“国际友谊馆”既有场景,充分利用现有城市空间,践行“节俭办赛”原则。建筑以“神鸟衔花”为原型,采用模块化木结构与绿植屋面设计,山水一体布局完美契合“公园城市”生态理念。舞台延伸至绛溪水系,通过盘旋路径串联展陈空间,营造出“建筑即是公园”的沉浸式体验。
科技赋能:低空经济与智能设备的深度融合
尽管具体节目单尚未公布,但开幕式已展现的科技实力为闭幕式提供想象空间。例如,无人机竞速、滞空照明机器人、智能导航机器狗等技术或将在闭幕式中延续。此外,闭幕式可能借鉴大运会经验,引入裸眼3D珙桐树、实时直播互动等创新形式,通过手机视窗与全球观众连线,打破地域限制。
文化传承:巴蜀元素与国际表达的碰撞
闭幕式旨在体现“中国风格、巴蜀特色”,文化元素或将贯穿始终。参考大运会闭幕式对《蜀川胜概图》的现代演绎,世运会闭幕式可能通过古今对照展现成都城市进化。川剧变脸、蜀绣纹样、大熊猫形象等元素或以创新形式呈现,搭配国际音乐剧表演,形成传统与现代的对话。
导演理念:突破常规,营造青春嘉年华
总导演胡晓曾执导《超级女声》等热门节目,其创作理念强调“创新”与“互动”。闭幕式或延续大运会“公园里的闭幕式”思路,将舞台拓展至外场,通过贴近式表演与观众互动。此外,直播元素的融入可能成为亮点,例如设置“大运拍客”角色,以第一视角带领观众沉浸式参与闭幕式流程。
行业意义:赛事举办能力与城市形象的双重提升
此次合排标志着成都作为国际赛事举办地的成熟度。通过“需求牵引—技术供给—场景验证”的闭环机制,低空经济、智能设备等技术得以实战检验,为未来赛事提供范本。同时,闭幕式对巴蜀文化的国际传播,将进一步强化成都“国际音乐之都”“公园城市示范区”的全球认知。
当焰火点亮夜空,成都世运会闭幕式不仅是一场赛事的收官,更是一次科技与文化的深度交融。这场全要素合排的顺利推进,预示着8月17日的正式演出将成为成都向世界递交的又一张文化名片,书写国际赛事与城市发展共荣的新篇章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