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,格力电器宣布面向全球高校招聘5400余名应届毕业生,覆盖技术研发、智能制造、市场营销等核心领域。这一规模创下公司历史新高,折射出中国制造业龙头在产业升级关键期对人才战略的深度布局。
招聘结构:技术类岗位占比超60%,聚焦硬核科技
根据招聘计划,技术研发类岗位占比达62%,涵盖集成电路、电力电子、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。例如,博士生招聘聚焦“电机电器”“机器人技术”等方向,直接对接格力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布局。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招聘首次将“器件测试”“功率模块研发”等半导体相关岗位纳入重点,显示格力正通过垂直整合强化芯片等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能力。
战略意图:从家电巨头到科技集团的转型支撑
格力当前正加速推进“健康生活服务商”战略,2025年计划完成3000家“董明珠健康家”门店改造,并布局光伏空调、全屋智能等新赛道。此次招聘中,销售管理培训生(国内外)、电商主播等岗位占比18%,旨在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体系。同时,设备动力技术、生产运营管理岗位的设置,将助力生产线自动化率从目前的85%提升至92%,支撑工业4.0转型。
行业对比:制造业人才争夺进入“技术溢价”阶段
对比美的、海尔等同行,格力此次招聘呈现三大特征:其一,技术岗位薪资溢价明显,如算法工程师年薪达15-20万元,较行业平均高12%;其二,招聘流程加速,部分岗位从网申到offer发放仅需一周;其三,企业风格从“严格管理”向“活力创新”转变,如新增电竞主播、AR产品设计等新兴岗位。数据显示,2025年Q1技术类岗位供需比达1:5.3,格力通过提前批锁定人才,有效缓解高端制造领域“抢人难”问题。
就业市场:毕业生择业观从“稳定优先”转向“成长优先”
2025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222万人,但格力招聘数据显示,985/211院校毕业生申请量同比增长37%,且超60%选择技术研发类岗位。这一现象与当前就业市场趋势吻合:猎聘数据显示,2025年Q1算法工程师岗位TSI值(人才紧缺指数)达7.62,而格力提供的培训体系、全球化工作机会成为吸引高学历人才的关键。
未来展望:人才储备驱动产业链价值攀升
格力此次招聘被视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缩影。通过引入5400名新生代人才,公司预计未来三年在健康家电、新能源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,并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技术升级。正如董事长董明珠所言:“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永远是人才。”当5400名大学生走进格力车间与实验室,他们书写的不仅是个人职业篇章,更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迁的生动注脚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